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22:44:26  浏览:98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


第 136 号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陈金彪

  2013年2月16日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市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已被确定为文物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的除外。

  第四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村新社区四级保护管理机制。

  第九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纳入小学、初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高中选修课程,支持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教学和研究,推动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

  (二)财政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相关资金的保障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规划部门负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存、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申报、规划工作;

  (四)住建部门负责历史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

  (五)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与海洋与渔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卫生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的审核、认定、抢救与保护工作;

  (七)旅游部门负责宣传、推介与旅游项目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八)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打击侵占、破坏、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九)水利部门负责协调水利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十)民宗部门负责协调与民族宗教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十一)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机构协助做好温瑞塘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

  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机构具体承担下列工作:

  (一)执行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

  (二)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申报、保护、展示、交流和传播。

  第十二条 乡镇(街道)和农村新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职责由乡镇(街道)文化员承担。

  第十三条 文联、社科联、科协和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应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按照各自章程和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广播电视、出版等相关媒体应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第三章 调查与申报

  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七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本行政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更新档案和相关数据库,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坏和流失。

  第十九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按照下列程序申报:

  (一)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由乡镇(街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后,向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县(市、区)直属单位可以直接向本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

  (二)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由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市直属单位可以直接向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

  (三)列入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逐级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可以向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

  申报书应当说明其历史沿革、现存状况以及所依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提出具体保护计划和措施。

  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接受申报后应当认真进行调查,确有价值的,要帮助其完善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市文化主管部门确定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项目评审和专业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项目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定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申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应当尊重当地群众意愿,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报,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评审,市文化主管部门审核,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报省文化主管部门。

第四章 保护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属地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由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保护、保存;但市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由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保护、保存。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列出名单,制定抢救保护方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真实、完整记录、整理;

  (二)征集、收购相关资料、实物,保存、保护相关建筑物、场所等;

  (三)其他可以依法实施的抢救措施。

  第二十五条 对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开展生产性保护。

  第二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七条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明确保护责任单位,落实保护责任。

  保护责任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申报书提出的保护计划和措施履行保护义务,并按年度向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报告保护计划实施情况。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用于下列项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和相关实物的抢救、发掘、征集、收购、整理、编译、研究、出版和保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展示和传播活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和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的命名表彰;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津贴、补贴及后继传承人培养;

  (五)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字档案馆的建立;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传习所与展示馆的建设;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捐助。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拥有的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实物、传习所、展示馆等,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

第五章 传承与利用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一)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等表现形态;

  (二)在一定区域内被公认具有代表性或者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第三十二条 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
  (二)本人在该项遗产中的习艺时间和实践经历;
  (三)本人在该项目历史传承谱系中的序位,与同一地区、同一辈份的传承人之间的不同艺术特色;
  (四)本人在该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中的艺术成就及相关荣誉。

  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除应当提供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文件。

  第三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和团体,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单位:

  (一)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等表现形态;

  (二)具有若干名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保存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代表性实物;

  (四)在一定区域内被公认具有代表性或者较大影响。

  第三十四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确定和命名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确定和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前,应当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公示期满,对公示对象没有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予以确认、公布,并报上一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存、保护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原始资料、实物、场所;

  (二)积极开展展示、传播等活动;

  (三)按照师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培养新的传承人;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五)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六)履行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相关的义务。

  第三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符合用地要求的,按有关政策予以供地支持;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经考核符合相关要求的,每年发放专项补贴;对省、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给予相应补助;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七条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核实后,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经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核实后,报市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

  第三十八条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丧失传承能力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核实后,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丧失传承能力的,经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核实后,报市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单位。

  第三十九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研究开发、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十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筹建博物馆、展示馆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助或者奖励。免费或者低价收费展示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民办博物馆、展示馆依法享受门票收入和非营利性收入等税收优惠。

  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规定的非营利性民办博物馆、展示馆,经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

  第四十一条 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展示馆应当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

  第四十二条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作、改编、表演、展示、产品开发、旅游等活动,应当尊重其原真性和文化内涵,不得歪曲、滥用、贬损。

  第四十三条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等,属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纳入保密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使用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途径进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国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物保护管理不力的,由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造成遗失或者严重损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占、破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的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由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六条 市、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不采取科学有效保护措施,造成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

  (三)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保护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不履行申报、审核职责的;

  (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六)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其他违法情形。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郑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决定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8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郑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决定》业经2011年7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代市长吴天君

2011年7月25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郑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决定


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郑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在第一条立法依据中增加《郑州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

二、将第三条改为第四条,将第二款修改为:“市科学技术奖分为三个奖项:

(一)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专利奖。

三、将第六条改为第五条,删去第四款:“评审委员会成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修改为:“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聘请各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参与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四、将第四条改为第六条,修改为:“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不分等级,每两年评审一次。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可以空缺。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100项,其中特等奖授奖项目不超过5项,一等奖授奖项目不超过15项。”

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市专利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30项,其中一等奖授奖项目不超过5项。”

五、将第九条改为第七条,修改为:“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每次授奖人数不超过2名。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直接参与的主要完成者,特等奖、一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二等奖不超过10人。

“市专利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

六、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删去第一款第五项:“完成重大技术发明,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修改为:“科普作品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弘扬科学创新精神等具有明显成效的。”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授予市专利奖:

(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三)具有先进性、创造性;

(四)专利实施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八、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删去第四项:“未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的”,修改为:“依法应当取得有关许可证而未获主管行政机关批准的。”

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涉及国防、国家安全且依法保密不予公开的。”

九、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候选人、候选项目完成单位或个人、推荐单位或个人应当签署诚信承诺书,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十、将第十五条第二、三款改为第十八条,修改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成员出席方可举行。

“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市专利奖一等奖表决结果以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通过方为有效;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市专利奖二等奖表决结果以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通过方为有效。”

十一、删去第十六条。

十二、将第十七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应当将获奖人选和获奖项目及等级的决议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期限不得少于15日。

“有异议的,异议人应当在公告期内向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提出,并提供书面的异议材料及必要的证明材料。异议人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印章。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应当对异议作出处理。有异议的项目未经处理不得授奖。“

十三、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二条,将第二款修改为:“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视贡献奖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奖金,具体数额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十四、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专利奖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单项奖金数额分别为: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6万元,二等奖3万元。市专利奖单项奖金数额分别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

十五、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二十四条,将第二款修改为:“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对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总数和奖金数额进行调整。”

十六、删去第二十五条。

十七、将第二十七条中的“三年”修改为:“五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郑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文字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交通部关于发布《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办法》的通知(已废止)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发布《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办法》的通知
1991年4月8日,交通部

部属及双重领导各单位:
现发布《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交通部(89)交财字244号《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和(89)交财字533号《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同时废止。

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交通部会计达标升级工作,根据财政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交通部直属实行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双重领导港口,均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考核确认会计工作等级。
第三条 上述各单位应在本办法公布之后二年内(即一九九三年底以前)达到达标等级。会计工作混乱,基础工作差,经考核逾期仍不具备达标条件又不积极进行整改的单位,必须限期整顿,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

第二章 等级划分
第四条 交通部会计工作的等级分为会计工作达标、会计工作三级、会计工作二级、会计工作一级四个等级。
第五条 凡按本办法规定经考核确认达到上述等级的,即为会计工作相应的等级单位。

第三章 基本做法
第六条 各单位要加强会计达标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单位分管财务的行政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认真抓好会计达标升级工作,制定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调的达标升级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第七条 各单位要组织会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学习《会计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会计法规、制度以及有关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的文件和标准,统一认识,统一工作要求和步调。
第八条 各单位要对照部制订的会计工作达标升级标准,逐项逐条进行自查,巩固成绩,找出差距和问题。
第九条 各单位要针对自查中查出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应包括整改的具体项目和内容、整改后达到的目标、执行和督促执行人的姓名、完成时间、自验时间等。
第十条 各单位要在整改工作全部完成后,再对照标准,自检评分,进行模拟验收。

第四章 申报程序
第十一条 各单位申报会计工作等级考核,应由低到高依次进行。原则上首次申报达标考核的单位,同时具备升三级条件的,可将达标和升三级同时申报,但不得和升二级同步。
第十二条 各单位通过模拟验收,自检达到会计工作相应等级标准的规定要求,方可申报。实行财务二级核算的单位,还须先在内部单位组织考核,并有80%以上的二级核算单位达到相应等级。
第十三条 属首次申报的单位,还须先通过会计达标升级的咨询,并视咨询结果再作申报。
第十四条 开展咨询工作,应由各单位向负责组织考核工作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再由其统一委托或组织具有咨询能力的有关会计学会等单位进行。提出咨询申请的单位必须是已经按第三章的要求开展了会计达标升级工作并已做好正式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上述工作请在咨询申请报告中予以说明,否则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申报单位向部申报时,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申报表》;
(二)会计达标升级工作总结;
(三)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规划;
(四)对照标准自查后制定并实施的整改方案;
(五)咨询报告或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资料均按一式二份报送。同时申报达标和升三级的,及分别按达标和升级标准填列《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申报表》。已经达标,再申报升级的,可只按升级标准填列,但须对达标复查整改情况进行说明。
第十六条 申报工作每年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上一年十二月底结束申报,本年上半年安排考核,七月份公布考核结果;第二次在每年六月底结束申报,下半年安排考核,第二年一月份公布考核结果。

第五章 评审办法
第十七条 对申报会计工作达标、三级、二级的部署及双重领导的一级单位,由部组织考核和确认;申报会计工作一级的部属及双重领导的一级单位,由部组织考核,提出考核意见,报财政部复核确认。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中国公路建设总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公司、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所属二级单位,也按上述办法考核确认。
第十八条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长江航务管理局、黑龙江航运管理局、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所属二级单位申报会计工作达标、三级、二级的,由其主管局(总公司)组织考核,提出考核意见,报部复核确认;申报会计工作一级的,由部组织考核,提出考核意见,报财政部复核确认。
第十九条 除第十七、十八条规定以外的部属及双重领导的二级单位,其申报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均由其主管局(总公司)组织考核和确认。
第二十条 负责考核确认工作的主管部门应组成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应选聘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较高的人员及有关负责人组成,其中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应占小组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
第二十一条 考核小组要认真学习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办法和标准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统一思想,统一作法,做到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据实评分,宽严适度。
第二十二条 负责考核确认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收到申报单位的申报后,应对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查,及时作出是否组织考核的决定,并通知申报单位。
第二十三条 会计工作达标的考核确认,采用百分制,会计工作升级的考核确认,采用双百分制。凡达标考核达到80分的单位,为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达标考核和升级考核均达到80分以上的单位,为会计工作三级单位;达标考核和升级考核均达到90分以上的单位,为会计工作二级单位;会计工作二级单位再经过考核达到会计工作一级标准的单位,为会计工作一级单位。
第二十四条 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时,应根据本办法和达标升级标准,结合申报单位提供的资料,深入现场作实地考核。考核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考核确认为会计工作达标或升级单位:
(一)会计核算部分的实得分低于标准分90%(含90%)的;
(二)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等法规中所列严重违纪行为的;
(三)主管部门复核确认时的抽查项目确认计分低于这些项目原计分(有关部门考核或单位自检计分)10%以上的;
(四)发现有重制、更换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等情况的;
(五)对申报升级单位考核时,要对达标情况进行复查,如发现原来已达到的水平后退滑坡的,应停止升级考核,责成申报单位限期整顿,然后另行申报。
第二十五条 对实行二级核算的单位进行考核时,对其二级核算单位的抽查考核面应达到50%左右。
第二十六条 考核小组在全部考核工作完成后,应出具书面考核意见。其主要内容为:
(一)申报单位开展会计达标升级工作的基本作法;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四)考核结论及推荐意见;
(五)考核小组负责人及推荐单位的签章。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七条 对经考核确认的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单位,应授予相应的等级证书。部负责验发第十七、十八条规定的单位的达标、三级、二级证书,财政部负责验发其一级证书。其他部属及双重领导的二级单位的等级证书,由其主管局(总公司)验发,证书样式自定。
第二十八条 获得会计工作三级证书以上的单位,应由主管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表彰奖励单位领导、财会人员及有关人员。奖励办法原则上执行单位所在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升级奖励办法。
第二十九条 对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单位,两年进行一次复查或自查,根据复查或自查情况,确认或重新确认其等级。对于达标升级后严重违反财政法规,依法受到通报批评或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单位,取消其等级资格,并收回等级证书,一年后方能重新提出达标升级的申请。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一九八九年五月五日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及其附件同时废止。
附件一:
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申报表
单位名称
原级别
申报级别
单位行政领导人(签名)
总会计师或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
--------------------------------------------------------------------------------------------
| 考核标准 | 标准分 | 自检情况 | 考核情况 | 自检得分 | 考核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核标准 | 标准分 | 自检情况 | 考核情况 | 自检得分 | 考核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 核 评 价 意 见 |
| |
| |
| |
| 考核负责人(签字) |
--------------------------------------------------------------------------------------------
--------------------------------------------------------------------------------------------
| 主管部门考核意见 | 财政部门确认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盖章) | 年 月 日 (盖章) |
--------------------------------------------------------------------------------------------
填表说明:1、考核标准栏按部达标升级的项目和考核内容抄列。
2、自检情况栏按部达标升级标准评分细则的自查结果逐条对应填列。
3、考核情况栏由考核小组针对查出的问题逐条对应填列。
4、考核评价意见栏由考核小组填列。
5、主管部门考核意见栏由具体组织考核的主管部门填列
6、财政部门确认意见栏由具有发证权限的相应部门填列。
7、本表可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附件二:交通部企业单位会计工作达标标准评分细则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 | | 1、大、中型企业必须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
| | |(处、科),小型企业也可在有关机构中设置 |
| | |专职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
| | | 应设而未设会计机构的扣1分 |
| | | 2、太、中型企业单位必须设置总会计 |
|1、按照《会计法》规 | |师,小型企业应配备一名懂财会的行政领 |
一、会计机构和 |定设置会计机构,配 | 3 |导,行使总会计师职权 |
会计人员(10 |备业务素质相适应 | | 应设而未设总会计师的扣1分 |
分) |的会计人员 | | 3、大中专以上学历和高、中级职称人员 |
| | |占财会人员总数不到20%的扣1分,实行 |
| | |了“会计证管理办法”以后,凡有未取得《会 |
| | |计证》即已正式顶岗者,每人扣0.2分,最多 |
| | |扣1分 |
|----------------------|------|--------------------------------------------|
| | | 1、没有建立与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相 |
| | |适应的会计专业岗位责任制的扣1分 |
| | | 2、建立了会计专业岗位责任制但无考 |
|2、建立岗位责任制 | 4 |核的扣1分 |
|和内部稽核制度 | | 3、没有建立内部稽核制度的扣0.5分, |
| | |未设置相应稽核人员的扣0.5分 |
| | | 4、出纳人员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 |
| | |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的扣1分 |
| | | |
| | |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 |
| |
机构批文或机 | |
构图 | |
| |
聘书、批文或有 | |
关文件 | |
| |
财会人员分类 | |
统计表、随机抽 | |
查《会计证》 | |
| |
| |
--------------------|----|------
会计专业岗位 | |
责任制 | |
有关考核的书 | |
面资料稽核制 | |
度,稽核人员聘 | |
书或内部分工 | |
图 | |
有关凭证、帐簿 | |
和会计档案保 | |
管情况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 | | 1、未按《会计法》的有关条款任免会计 |
| | |机构负责人的或会计主管人员的扣1分 |
|3、会计机构负责人 | | 2、会计人员未达到定编人数要求或未 |
|或会计主管人员的 | 3 |达到职工总数规定比例的扣1分 |
|任免符合法定手续 | | 3、会计人员调动、离职未按财政部颁发 |
| | |《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
| | |的扣1分 |
--------------------|----------------------|------|--------------------------------------------|
| | | 1、各种原始记录都有规定的格式,其内 |
|4、各种原始记录的 | |容必须填写齐全,随机抽查一个月凭证,发 |
二、会计核算 |格式、内容填制方 | |现一笔应填而未填或内容不齐全的原始记 |
(50分) |法、签署、传递、汇 | |录扣0.1,最多扣2分 |
|集、反馈有统一要求 | 5 | 2、主要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要有传递 |
|和规范,做到真实、 | |汇集程序,无传递汇集程序的扣1分 |
|完整、正确、清晰、及 | | 3、随机抽查一个月凭证,发现一笔原始 |
|时 | |记录未达到真实、清晰、及时要求的扣0.1 |
| | |分,最多扣2分 |
|----------------------|------|--------------------------------------------|
| | | 1、随机抽查一个月记帐凭证,发现一笔 |
| | |经济业务应附而未附原始凭证的,扣0.5 |
| | |分,最多扣2分 |
|5、发生的经济业务 | | 2、自制及外来原始凭证必须符合财政 |
|都取得或填制合同 | 6 |部颁发《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随 |
|的原始凭证 | |机抽查一个月凭证,发现一张外来原始凭证 |
| | |不符合的扣0.1分,最多扣1分;发现一张 |
| | |自制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扣0.2分,最多 |
| | |扣3分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聘书、批文或有 | |
关文件 | |
| |
定编资料或人 | |
数统计表 | |
| |
移交清册 | |
--------------------|----|------
| |
会计证 | |
| |
| |
原始记录传递 | |
汇集图 | |
会计凭证 | |
| |
| |
--------------------|----|------
会计凭证 | |
| |
| |
| |
会计凭证 | |
| |
| |
| |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 | | 1、随机抽查一个月记帐凭证,发现一张 |
|6、记帐凭证及其填 | |记帐凭证会计科目使用错误的扣0.2分,最 |
|制符合会计制度规 | |多扣2分 |
|定的内容和要求,并 | | 2、记帐凭证签章不全的,每张扣0.1 |
|经有关责任人员签 | 6 |分,最多扣1分 |
|章,会计凭证与原始 | | 3、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和所附单据不 |
|凭证和所附单据相 | |相附的,每张扣0.1分,最多扣1分 |
|附,字迹清晰,装订 | | 4、记帐凭证无摘要或摘要不能说明经 |
|整洁 | |济业务内容的,每张扣0.1分,最多扣1分 |
| | | 5、会计凭证装订不整洁的扣1分 |
|----------------------|------|--------------------------------------------|
| | | 1、不按财政部、交通部现行会计制度规 |
|7、会计科目设置和 | |定任意增减或合并会计科目的,每一科目扣 |
|核算内容符合会计 | 7 |0.5分,最多扣3分 |
|制度规定 | | 2、任意更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每一 |
| | |科目扣0.5分,最多扣3分 |
|----------------------|------|--------------------------------------------|
| | | 1、不按规定设置总帐、明细帐的扣2分 |
|8、总帐、明细帐、日 | | 2、按规定应用“订本式”帐簿,而实际上 |
|记帐的设置、启用、 | |采用其他形式的扣1分 |
|登记、结帐、交接符 | 8 | 3、帐簿的启用、登记、结帐、交接必须符 |
|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 |合财政部颁发《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有关 |
|并设有必要的备查 | |规定上述四项中,每项内发现一处不符合规 |
|帐簿 | |定的扣0.1分,每项最多扣1分 |
| | | 4、必要的备查帐簿设置不全的扣1分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会计凭证 | |
| |
| |
会计凭证 | |
| |
会计凭证 | |
| |
会计凭证 | |
| |
会计凭证 | |
--------------------|----|------
会计科目表、凭 | |
证、帐簿 | |
| |
会计科目表、凭 | |
证、帐簿 | |
--------------------|----|------
总帐、明细帐 | |
| |
| |
现金日记帐、银 | |
行日记帐 | |
帐簿、交接清单 | |
| |
备查帐簿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 | | 1、涉及到现金、银行存款帐户一天以上 |
| | |的凭证,其他帐户五天以上的凭证未记帐的 |
| | |扣1分 |
| | | 2、用铅笔、圆珠笔、黑墨水等不符合规 |
|9、记帐及时、字迹清 | |定的书写式具、墨水记帐的每处扣0.1分, |
|晰整洁,改错、更正 | 8 |最多扣3分 |
|符合规定要求 | | 3、字迹清晰整洁的每本扣0.2分,最 |
| | |多扣1分 |
| | | 4、改错更正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0.1 |
| | |分,最多扣2分 |
| | | 5、没有摘要或摘要不完整的,每处扣0. |
| | |1分,最多扣1分 |
|----------------------|------|--------------------------------------------|
|10、帐证、帐帐、帐实| | |
|三相符。现金和银行 | | 1、帐帐不符、帐实(现金、物资、债权、债|
|存款日记帐按日逐 | |务)不符的,每笔扣0.2分,最多扣2分 |
|笔顺序登记,结出余 | 6 | 2、现金及银行日记帐未能按日逐笔登 |
|额,银行存款帐与银 | |记并逐日结出余额的扣2分 |
|行对帐单及时核对, | | 3、银行日记帐月终余额与银行对帐单 |
|经调节无误 | |余额不一致时,不做“调节表”的扣2分 |
--------------------|----------------------|------|--------------------------------------------|
|11、会计报表数字真 | | |
|实,计算准确,内容 | | 1、不按统一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帐表、 |
|完整,说明清晰,报 | |表表数字不符的每处扣0.5分,最多扣2分 |
|送及时。会计报表经 | 5 | 2、内容不完整、说明不清楚、报送不及 |
|由单位领导和会计 | |时的各扣0.5分 |
|主管人员审阅并签 | | 3、未经审阅签章就报送的扣1.5分 |
|名或盖章 | |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日记帐、分类帐 | |
| |
| |
帐簿 | |
| |
帐簿 | |
| |
帐簿 | |
| |
帐簿 | |
| |
| |
--------------------|----|------
| |
帐簿、实物、库 | |
存现金 | |
日记帐 | |
银行日记帐、对 | |
帐单、银行存款 | |
调节表 | |
--------------------|----|------
会计报表、帐簿 | |
报表、财务情况 | |
说明 | |
| |
| |
报表 | |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 | | 1、主要原材料、燃料消耗无定额的,每 |
|12、主要原材料、能 | |项扣0.2分,最多扣1分 |
|源消耗和工时耗用 | | 2、工时耗用无定额的每项扣0.1分,最 |
三、财务管理 |有定额,费用开支有 | 3 |多扣0.5分 |
(40分) |标准或预算,并认真 | | 3、费用(成本)开支无计划的扣0.5分 |
|执行 | | 4、有计划、有定额但考核的每项扣0.1 |
| | |分,最多扣1分 |
|----------------------|------|--------------------------------------------|
| | | 1、物资出入库不经计量、检验或手续不 |
|13、物资出入库经过 | |完备的每项扣0.1分最多扣1分 |
|计量,检验手续齐 | 3 | 2、计量器具不准确又未做校正的每项 |
|备,实行检验索赔制 | |扣0.1分,最多扣1分 |
|度 | | 3、未建立检查索赔制度的扣1分 |
--------------------|----------------------|------|--------------------------------------------|
| | | 1、未建立流动资金归口管理制度的扣1 |
|14、流动资金有定 | |分 |
|额,有计划,层层分 | | 2、种类流动资金核算不正确,经抽查帐 |
|解,归口管理,核算 | 3 |实不符的每笔扣0.1分,最多扣1分 |
|正确。债权债务及时 | | 3、一年以上债权债务未及时清算,又无 |
|结算、清算 | |正当理由的每笔扣0.1分,最多扣1分 |
|----------------------|------|--------------------------------------------|
|15、固定资产实行归 | | 1、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 |
|口分级管理做到帐 | |度的扣1分 |
|卡、物三相符。固定 | 3 | 2、随机抽查、发现固定资产帐、卡、物不 |
|资产及折旧核算正 | |符的扣1分 |
|确 | | 3、固定资产以及折旧的核算未按国家 |
| | |(上级)的有关规定执行的扣1分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定额手册或资 | |
料 | |
定额手册或资 | |
料 | |
费用(成本)计 | |
划 | |
考核资料 | |
--------------------|----|------
出、入库原始凭 | |
证 | |
计量合格证 | |
索赔制度 | |
| |
--------------------|----|------
流动资金管理 | |
制度 | |
帐簿、实地检查 | |
| |
债权、债务明细 | |
表 | |
--------------------|----|------
固定资产管理 | |
制度 | |
固定资产明细 | |
帐、卡片 | |
帐簿、折旧计算 | |
表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16、各项专用基金的 | | 1、各项专用基金提取不符合国家(上 |
|提取和使用符合规 | 2 |级)有关规定的,每项扣0.2分,最多扣1分 |
|定,核算正确,清算 | | 2、专用基金的使用不符合国家(上级) |
|及时 | |有关规定的,每项扣0.2分,最多扣1分。 |
|----------------------|------|--------------------------------------------|
|17、有适合本单位特 | | 1、没有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成本管 |
|点、管理要求的成本 | |理制度和核算方法(或成本核算规程)的扣2 |
|管理制度和核算方 | |分 |
|法。正确核算(费 | 6 | 2、随机抽查一个月的成本核算资料,发 |
|用),严格分清本期 | |现因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或以计 |
|和下期,在产品和产 | |划成本、定额成本、估计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
|成品的成本(费用) | |而造成成本计算失实的,每笔扣0.2分,最 |
|界线 | |多扣2分。 |
| | | 3、成本界线混淆不清的扣2分 |
|----------------------|------|--------------------------------------------|
| | | 1、随机抽查一个月的收入核算资料,发 |
|18、销售(业务)收 | |现销售(业务)收入、营运收入核算不正确 |
|入,应纳税金和利润 | |的,每笔扣0.2分,最多扣2分 |
|(亏损)及其分配核 | 4 | 2、应纳税金和利润(或亏损)的核算不 |
|算正确,并符合有关 | |符合有关规定的,每笔扣0.2分,最多扣1 |
|规定 | |分 |
| | | 3、不按交通部(上级)规定进行利润分 |
| | |配的扣1分 |
----------------------------------------------------------------------------------------------------
----------------------------------
检查资料(方法) |扣分|实得
--------------------|----|------
有关凭证和计 | |
算表 | |
专用基金明细 | |
帐 | |
--------------------|----|------
成本管理制度、 | |
方法 | |
| |
有关凭证、帐 | |
簿、计算表 | |
| |
有关凭证、成本 | |
计算单 | |
| |
--------------------|----|------
有关凭证和规 | |
章制度 | |
| |
有关凭证和规 | |
章制度 | |
| |
凭证、计算表及 | |
有关文件 | |
----------------------------------
续上表
----------------------------------------------------------------------------------------------------
项 目 | 考 核 内 容 |标准分| 评 分 标 准 |
--------------------|----------------------|------|--------------------------------------------|
|19、有财产清查制 | | |
|度,在办理决算前对 | | 1、没有财产清查制度的扣0.5分 |
|各项财产进行清查 | | 2、年终决算前不进行财产清查核实的 |
|核实,财产物资发生 | 2 |扣0.5分 |
|的盘盈盘亏、报废削 | | 3、种类财产盘盈盘亏、报废、削价损失 |
|价损失按照财务制 | |未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帐务处理的每笔 |
|度规定进行财务处 | |扣0.5分,最多扣1分 |
|理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